• 2017年第31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韩国长时间劳动的现状及成因

      2017, 31(3):1-5.

      摘要 (36) HTML (0) PDF 1.34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年来,韩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韩国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而缩短,缩短劳动时间成为近年来韩国劳资关系面临的三大焦点问题之一。据统计,韩国的劳动时 间在 OECD 成员国中排名一直高居不下,为什么韩国的长时间劳动现象这么严重?成因又是什么?都值得深思。 本文从低收入工资体系、劳动时间特别规定、综合薪酬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韩国长时间劳动现状和成因。

    • 基于 CFSI 的员工蓄积性疲劳研究 —— 以某制造企业为例

      2017, 31(3):6-12.

      摘要 (20) HTML (0) PDF 931.34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员工的过劳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日益凸显,而日本对于过劳问题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为了掌握 制造业员工的蓄积性疲劳状况,有效预防我国企业员工过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通过使用日本最 新的蓄积性疲劳调查量表(CFSI),对江苏无锡某制造企业的员工进行蓄积性疲劳状况调查,旨在为我国防止 过劳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同时探索 CFSI 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性,为今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疲劳度测量量表做 参考。

    • 推进非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思考 —— 对改善非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的对策建议

      2017, 31(3):13-17.

      摘要 (26) HTML (0) PDF 879.48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是推进企业和谐稳定以及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抓手。集体协商、职代会和劳 动争议调解是企业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然而目前,各类企业尤其是非公中小企业的劳动关系需要完善和 改过。为此,可采用两手抓的工作路径,即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通过两方面工作路径的有效联动,推进区域劳动关 系的整体和谐稳定,进而增进企业活力,推动企业发展。

    • 群体劳动争议的隐患与预防实证研究

      2017, 31(3):18-24.

      摘要 (23) HTML (0) PDF 825.3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群体劳动争议数量逐年上升,而我国对群体劳动争议的名称、法律规定、行为结果乃至预 防制度大都模糊不清。针对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中日益激烈的劳资矛盾,集体协商机制的健全愈发显得有效而 重要。观察我国几项典型群体劳动争议的前因后果,研究企业、劳动者、社会共存共亡的发展规律,重新构建 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完善工会权责制度、用法律手段处理群体劳动争议,以降低其负面影响的长效机制显得尤 为必要。

    • 职业资格证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 —— 来自 CLDS(2014)的实证分析

      2017, 31(3):25-34.

      摘要 (50) HTML (0) PDF 970.6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使用 CLDS(2014)数据,首先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分位数 回归方法对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影响其就业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级指标共 有 11 个,其中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培训构成的工作技能排在第四位。计量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书对大学 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且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呈现倒 U 型特征。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职业资格证 书对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男大学毕业生;在所有分位点上,职业资格证书对农村户籍的大 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城镇户籍的大学毕业生,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分位点数的提升逐渐缩小。 因此,大学毕业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高校要合理引导,理性考证,提高大学毕业生自身技能和就业质量。

    • 非全日制用工框架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兼职权益保护

      2017, 31(3):35-38.

      摘要 (23) HTML (0) PDF 844.5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上与本科院校具有较大差异,同时基于当下劳动力市场对于高素质技 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学生兼职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相关法律却存在滞后性。按照现有规定,最有 利于保护在校学生兼职权益且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的就是将在校学生纳入非全日制用工范畴,但法律的不健全 导致司法实践中还有诸多难题有待解决。故不断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在校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规定在校学 生在兼职中的权利与义务,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 教师申诉处理的司法救济 —— 基于 23 件行政诉讼案例的分析

      2017, 31(3):39-45.

      摘要 (26) HTML (0) PDF 835.65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申诉机制为行政诉讼介入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争议处理提供了可能。但现行法律规定的局限,使 得大量的争议无法进入行政诉讼;对部分争议的审查,自由裁量过大,欠缺公平性;以申诉处理决定为审查对 象不利于定纷止争。应根据学校管理的特殊性,规定申诉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明确将涉及教师基本权利 且因管理而引发的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审查标准上,针对学校单方解聘、辞退、开除处分等处理决定, 应适用程序审查兼实体审查原则;针对职称评审决定,应适用形式审查以及程序审查原则;对于所涉学术问题, 如是否达到某一级职称之学术标准,则应尊重评审专家之意见。

    • 影响高等学校编制外员工组织承诺的因素研究

      2017, 31(3):46-52.

      摘要 (86) HTML (0) PDF 1020.5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在职位晋升、薪酬福利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引发 编外人员心里落差大,组织承诺低等问题。为了解高校编外人员的工作状况,以北京大学校本部全体劳动合同 制员工为调查总体,采用组织承诺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合同制员工的感情承诺分值最高,规范承诺 其次,继续承诺最低;员工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组织对员工的支持程度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具有显著性影响;有 效的沟通、公平性和对部门领导者的认同程度可能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除了员工自身的 市场竞争力,组织支持是影响员工组织承诺重要的因素。

    • 正确评估《劳动合同法》 适时修改《劳动法》

      2017, 31(3):53-59.

      摘要 (97) HTML (0) PDF 826.9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要客观评价《劳动合同法》,该法对促进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规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证实《劳动合同法》给企业带来不合理用工成本。就用工灵活而言,无固定期限合同是市场 经济国家普遍的现象。因为违反规章解除和相关弹性概念的存在,《劳动合同法》的解除保护也并非是彻底刚性的。 由于修法的共识并没有形成,相关立法的配套问题没有解决以及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目前修改《劳动合同法》 的时机并不成熟。此外,真正给企业带来负担的是税负等其他因素,修改《劳动合同法》并不能解决企业负担 问题。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个问题是集体合同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劳动关系分层处理未能完成。在短期内, 解决现有问题应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长期来看,应修改《劳动法》。

    • 《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之实证研究 ——基于东莞市三方主体 2568 个调查样本

      2017, 31(3):60-68.

      摘要 (61) HTML (0) PDF 949.5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长期效果如何?学界对此研究比较薄弱。借鉴三人社会理论,通过对东 莞市的劳动者、企业和调解员三方主体共 2568 个调查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企业成本,抑制了用工灵活,引起了企业撤资,减少了就业岗位,同时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延长了合同期限, 但没有提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率,也未达到稳定劳动关系的目标。

    • 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的现实意义

      2017, 31(3):69-73.

      摘要 (24) HTML (0) PDF 873.1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 2016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 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 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 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 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 关于国有石化企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思考 —— 以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为例

      2017, 31(3):74-78.

      摘要 (34) HTML (0) PDF 858.3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有石化企业大多建厂较早,不少装置结构不够优化,许多工艺技术比较落后,产品则是“大路货” 居多,缺少高端“拳头”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以茂名石化公司为例,每年生产近 90 多个石油产品和 200 多个化工产品,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比例不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不 多,特别是企业化工产品中合成树脂材料占比非常大,深陷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限制了企业增效创效能力。 在这种情形下,国有石化企业就需要员工具有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勤于学习、肯于钻研、勇于创造, 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以提升企业的增效创效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 隔离、利用与吸纳 —— 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身份制度变迁

      2017, 31(3):79-84.

      摘要 (27) HTML (0) PDF 868.2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及其对农民(工)的身份定位, 经历了全能主义下的城乡分治(1949-1977)、服务于发展主义的农民工政治(1978-2001)以及稳定 / 民生主 义下的城乡统筹和有条件吸纳(2002-)三个不同的阶段。由此,数亿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境遇也随 之不断嬗变。这一过程不仅呈现了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相关政策如何总体性地决定社会群体的生存机会与发展空 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治理转变的动力机制。

    • 农村出口、城市入口、社会融合 —— 一个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瓶颈与出口的结构框架

      2017, 31(3):85-91.

      摘要 (15) HTML (0) PDF 901.68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目标要求,聚焦农村出口、城市入口、社会融合三个环节中存 在的瓶颈问题,以创新户籍制度为关键、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在分类递进的方式上以提升农民工综合 竞争力为内生力量,多角度探寻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有效出口。

    • 有序推进人民调解员职业化 —— 兼评昆山市人民调解员职业化制度

      2017, 31(3):92-97.

      摘要 (45) HTML (0) PDF 864.1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民调解员职业化有利于提高人民调解专业性,从而提高解决纠纷质量,是创新发展人民调解 的重要内容。昆山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民调解员职业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职 业化基本要求与昆山市实践经验,有序推进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制度建设,营造人民调解员职业认同环境。建 立人民调解员职业准入制度,通过职业培训,落实薪酬制度,加强人民调解员职业监管建立人民调解员职业伦 理制度。

    • 工会在员工持股参与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

      2017, 31(3):98-103.

      摘要 (23) HTML (0) PDF 785.21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员工持股制度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得到新的发展。如何在员工持股 参与中发挥作用成为工会面临的新问题。虽然员工持股参与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由于员工持股涉及其切身利益, 工会应当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关注员工持股制度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持股员工的合法权益,推 动员工持股参与在公司民主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 推进工会体制创新是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根本路径 —— 与常凯教授和游正林教授商榷

      2017, 31(3):104-111.

      摘要 (42) HTML (0) PDF 874.3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是劳动关系结构和调整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尚 未形成。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不能依赖于工人自发的集体行动,劳动关系深层结构调整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预。 与市场经济国家先通过集体劳动关系立法、然后规范自发的工会组建与集体行动过程、逐步完善集体劳动关系 调整机制的路径不同,我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只能在政府主导下通过“顶层设计”,首先要完成体制内企业 工会职能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构建集体劳动关系法律体系,从而推动形成集体劳动关系调整机制。

    • 从“争福利”到“谋福利”:中国工会福利工作的演变及创新

      2017, 31(3):112-118.

      摘要 (36) HTML (0) PDF 870.76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会与福利之间具有先天的、主动的联系,工会与福利联系的结果就是工会福利,就是工会的 福利工作。我国工会福利工作的演变历程呈现为争取福利、包揽福利、发放福利、谋取福利四个阶段。工会传 统福利工作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但也存在着以偏盖全、以点代面、越俎代庖等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层 面的危害。今后工会福利工作的重点在于“谋福利”,工会要更好地为职工谋福利,需要在思想上实现从发福 利到谋福利的观念转变,在实践上搞清楚谋什么福利、为谁谋福利、怎样谋福利等关键问题。

    • “互联网 +”时代工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 以重庆市产业工会和区县工会为例

      2017, 31(3):119-124.

      摘要 (22) HTML (0) PDF 904.72 K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互联网 +”时代为工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链接一切,它的 广泛性、交融性、平等性等特点,使其能够更加广泛覆盖和联系社会各方,这与工会工作的群众性极为相似, 所以把二者“+”起来,通过不断拓展联系层面、延伸工作触角,使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更好为会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民参与性,也为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率,提高工会 工作效率和增加工会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提供了可能性。

主编:吕明涛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创刊时间:198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