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35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我国劳动力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2021, 35(5):1-11.

      摘要 (56) HTML (0) PDF 7.3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变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本研究根据第七 次全国人口普査主要数据,结合改革开放后以往人口普査数据和分年度人口数据,分析了我国劳动力结构的演变 规律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40余年来,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开始面临劳动年龄人口 减少、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由此引致了消费需求、储蓄率、投资需求等降低的不利影响。 但同时,劳动力结构变化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包括倒逼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劳 动工资水平持续提高等。研究认为,在“十四五“及未来更长的时期里,应抓住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主 动迎接挑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毗和国民经济彫稳定的发展。

    • 实习规章制度现状与重构论略

      2021, 35(5):12-26.

      摘要 (30) HTML (0) PDF 12.6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习规章制度相比于一般的规章制度更具稀缺性,这既不利于规范实习关系,也不利于保障与救 济实习学生的正当权益。我国目前实习规章制度“备案或报批”程序严重缺失,实习规章制度的内容常常“内嵌” 于其他制度之中,并且非常抽象,与劳动规章制度之明确性原则相悖;内容设置偏重义务而忽略了权利,关于实 习薪酬、实习保险、实习考核评估和实习争议处理等的规定都有待加强。研究认为,重塑实习规章制度形式要件, 亟待新增“备案或报批”程序,可以将民主协商融入其他集体协商谈判中,还可以构建单独的实习集体合同或专 项实习集体合同,以取代“实习协议”。重构实习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从实习派遣学校和实习单位两大主体分 别进行,并特别注意界分实习规章制度、实习协议、集体合同和劳动基准四者的关系。

    • 基于劳动者保护视角的平台经济规范与发展

      2021, 35(5):27-35.

      摘要 (75) HTML (0) PDF 7.67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在创造大量新工作岗位和机会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 的问题和挑战。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出台的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相关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在 健全制度、补齐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方面已进入“快车道”,完善平台企业用工和劳动保障制度已成为 我国引导和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制 度将更加精准和差异化,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成为必然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纳入就业公共服 务体系,多方协商共促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将加快建立和完善。

    • 求职欺诈解雇研究

      2021, 35(5):36-45.

      摘要 (41) HTML (0) PDF 8.5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求职欺诈不仅误导用人单位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而且扰乱用人单位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求 职欺诈解雇的理论路径包括劳动合同效力瑕疵以及惩戒解雇。司法裁判就上述理论路径的适用形成了并列竞合、 以惩戒解雇为主,以及单一的劳动合同效力三种模式。本研究基于裁判文书,分析我国求职欺诈解雇司法裁判的 现状,从理论上反思我国《劳动合同法》及其司法裁判中并列竞合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认为,从劳动合同的契约本质、劳动关系的特点以及劳动立法的目的来看,我国应选择以惩戒解雇为主的理 论路径,并在实质审査、告知义务、解雇权行使的期间以及赔偿四方面对求职欺诈解雇制度予以完善。

    • 人力资本理论 :问题及新解释

      2021, 35(5):46-56.

      摘要 (61) HTML (0) PDF 8.3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有助于工人工资的提高,但这一理论存在诸多问题。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教 育投资的均衡,假设教育投资边际回报递减,但经验研究显示,教育投资的边际回报递增。人力资本理论在解释 教育对工资提高的作用时,没有把教育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联系,而任何工资的变化如果不联系劳 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就难以得到合理解释。为此,本研究就教育对工资提高的作用提出一个新解释:教 育投资同时增加了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稀缺性和需求,由此提高了其议价能力从而提高了工资。这一理论解 释隐含,随着教育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层次较高工人稀缺性降低,导致教育投资回报率下降。经验研究显示,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回报降低,可视为是人力资本理论新解释的支持性证据。

    • 推动构建“健康优先”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2021, 35(5):57-67.

      摘要 (18) HTML (0) PDF 9.58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时代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在坚守“就业优先”理念的同时,承担起“健康 优先”治理的使命,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中的卫生健康矛盾,这在实践进路上有其逻辑必然性。我国当前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在加速现代化的进程中与经济和健康交融后所呈现出的未富先老、寿而不康、未老先衰等典 型人口学特征,要求将“健康优先”嵌入劳动关系的构建中。与此同时,多发性疾病引致的各种经济社会负担、 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卫生健康服务的矛盾,则为以“健康优先”突破健康困境,助力开创新 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局面,提供了直接依据和现实指向。研究认为,为构建“健康优先”的中国特 色和谐劳动关系,应以“健康优先”的战略设计减缓与日俱增的疾病负担,以“健康优先”的价值取向呼应日 益强劲的健康需要,以“健康优先”的指导原则引领健康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因工患传染病职工工伤认定研究 ——基于对《工伤保险条例》中“事故伤害”的法释义学分析

      2021, 35(5):68-77.

      摘要 (38) HTML (0) PDF 8.44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所患传染病种类非属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职工,由于法律未有明文规定,实务中就 是否认定工伤问题存在争议,导致相关职工难以获得工伤保险的救济。《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 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而职业病由《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法定列举,法律解释空间极小;事故伤害为不确 定的法律概念,存在相当的法律解释空间。法院对患传染病职工工伤认定纠纷案件的裁判,呈现出将职工患传 染病纳入遭受事故伤害的思考路径。研究通过贯彻宪法规范和价值,结合工伤保险的目的与工伤认定的本质, 并为了法律概念的统一使用和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解决,运用法释义学的方法,强化论证了传染病可被纳 入事故伤害的解释范畴,从而化解因工患传染病职工认定工伤无法可依的困境。

    • 工作贫困脱贫路径探析 ——基于北京市职工队伍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1, 35(5):78-90.

      摘要 (57) HTML (0) PDF 7.38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贫困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推动和实现工作贫困群体 的更高质量就业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利用2017年北京市职工队伍调査数据,分析了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影响 因素。结果显示:劳动报酬因素对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的总体作用相对薄弱;工作时间因素对工作贫困者就业 质量的解释力度较弱;职业发展因素和职业尊重因素对工作贫困者就业质量具有较显著影响;人力资本在工作 贫困者就业质量上的“信号”作用显著。作为致力于服务职工的组织,为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工会应 该紧密关注职工工作贫困问题。研究从工会作用发挥视角提出提高工作贫困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建立和完善工 作贫困甄别体系,完善针对工作贫困职工的医疗补贴制度等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 劳动过程理论视角下农民工身份的生产与再生产 ——以建筑业农民工为例

      2021, 35(5):91-101.

      摘要 (37) HTML (0) PDF 9.38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农民工身份的研究,不应忽视其劳动力身份的本质属性,而应从劳动过程和生产体制的角度 描述新的劳动形式和劳动者状态,以及对于其身份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解释。研究以建筑业农民工为例, 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对农民工身份的生产与再生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分包劳动体制通过劳动过程的 个人管理、工资的弹性支付以及关系控制三种途径遮蔽了劳资关系,消弭了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的职业身份; 第二,包工队内部的“庇护一依赖”关系稀释和转化了资本剥削劳动力价值引发的抵抗,用工方式的弹性化使 得劳动控制的中心从组织内部的控制走向“市场控制”,分包劳动体制在农民工内部获得了合法性并得以强化; 第三,管理者的态度和评价构成了农民工身份认知的主要来源,使其主动与“农民”相联系并釆取相应的行动策略, 表现为对包工制的依赖和认同、对劳资力量不均衡的被动接受以及自我隔离的适应策略。研究认为,生产过程 对农民工身份的塑造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工身份最终会通过自我实践被不断再生产。

    • 劳动模范的作用及其当代启示

      2021, 35(5):102-108.

      摘要 (16) HTML (0) PDF 5.62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模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模范作用的理论概述 起源于延安时期,其作用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等各个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条件下,要使劳 动模范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在加强劳模管理制度建设,宣传劳模、弘扬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做好工作。

    • 疫情会让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慢就业”吗? ——基于广州 5 所应用型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2021, 35(5):109-124.

      摘要 (35) HTML (0) PDF 9.34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就业”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新形式。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提升了大学生选择“慢就 业”的概率,让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慢就业”成为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基于广州5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 的调査数据,分析了大学生“慢就业”特征以及疫情对大学生“慢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近20%的被 访者有较强的“慢就业“选择意愿,选择动因及未就业期间的主要活动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家庭支持程度是重 要影响因素;疫情并未让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慢就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慢就业”选择意愿, 其中,疫情关注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就业市场形势判断对“慢就业”的影响更加明显。研究认为,建立权威的、 实时的信息发布平台,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夯实家庭与个人理性选择基础,是疫情 下合理引导“慢就业“的应有之策。

主编:吕明涛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创刊时间:198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