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6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俄罗斯工会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基于社会统合主义的分析

      2022, 36(5):1-11.

      摘要 (88) HTML (0) PDF 1.27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俄罗斯工会在苏联解体之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最终形成了社会统合主义的 模式。本研究在梳理俄罗斯工会改革历史的基础上,根据统合主义理论分析了俄罗斯工会在与政府的关系、对 工人利益的代表性和自身行动能力 3 个方面的现实情况。研究认为,俄罗斯工会在改革初期复杂、动荡的政治 经济背景下所追求的自由主义模式受历史因素影响并不成功。改革的转机出现在统一俄罗斯党成立之后,俄罗 斯工会与政府关系迅速改善,并在执政党的同情和支持下提升了自身对工人利益的代表性和行动能力,特别是 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但俄罗斯工会也面临着新就业形式和移民劳工增长的挑战,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变化。

    • 社会运动工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非洲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劳动雇佣管制中的作用

      2022, 36(5):12-21.

      摘要 (33) HTML (0) PDF 1.19 M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非洲国家不可或缺。非洲国家工会的发展可以分为 3 个阶段,即殖民 时期、独立运动后初期及政治民主化转型时期。非洲工会发展与政治斗争密不可分,这也决定了其社会运动工 会主义的“激进”特性。现在非洲工会力量普遍薄弱,一方面是由于经济自由化导致了正式经济中的大量失业 和工会成员人数的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非洲国家政府对劳动法的改革,在承认工会合法地位的同时 又极大限制了工会行动。虽然非洲工会在劳动雇佣管制中的作用有限,但是当发生严重侵犯工人权利的行为时, 非洲工会仍然会通过组织工人罢工、静坐等形式来进行反抗。研究建议,对于在非投资的中资企业来说,要更 加关注东道国的工会运行情况,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加强与工会的沟通,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 国际比较产业关系治理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2022, 36(5):22-33.

      摘要 (15) HTML (0) PDF 1.31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比较产业关系理论面临难以解释现实中劳动关系的困境,许多学者尝试 突破原有理论在研究边界上的局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业关系分析框架, 构建出一个结构相对完整、可用于各国比较的综合性产业关系治理指标体系,用于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 关系治理指数,进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产业关系的治理状况。研究构建的这一指标体系关注包括本国政府、 外国政府、本国工会、全球工会、国际劳工组织、领导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参与全球劳动治理的 7 个主要 行为主体,并根据不同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制的手段和方式,共设置了 7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和 70 个三级指标。

    • 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则建构

      2022, 36(5):34-43.

      摘要 (18) HTML (0) PDF 1.23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子劳动合同有利于方便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便利 开展电子政务服务,但也存在技术门槛和技术风险以及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研究认为,电子劳动 合同的成立应以内容“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为载体”以及“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为要件。电子劳动合 同与书面劳动合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以及劳动者的行为采用电子化形 式,只要符合特定形式要求也具有法律效力。由于主要由用人单位控制电子劳动合同的发起和订立过程,合同 订立过程中的风险和举证责任也应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研究建议,我国应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电子劳动合同 规则,处理好便利和安全的关系,同时完善相关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 中国城镇化长期趋势研究

      2022, 36(5):44-53.

      摘要 (45) HTML (0) PDF 1.56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城镇化决定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对社会经济有重要影响。研究提出了无农村经济联系城 镇化率、基于居住地的城镇化率和基于职业的城镇化率的概念,并构建了城镇化经济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城镇 化的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如果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则城镇化将持续;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则城镇化进程 加快;如果城乡收入实现了均等化,则城镇化终止,这时所实现的城镇化就是长期的城镇化。研究使用中国、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数据验证了这一分析。研究认为,要提高我国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就要对相关制度进行 改革,使农业以自耕农的规模经营为主,让离开农村的城镇居民脱离与农村的经济联系。

    • 新就业形态的就业留存 ——基于外卖骑手的定性比较分析

      2022, 36(5):54-63.

      摘要 (66) HTML (0) PDF 1.22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尽管新就业形态存在就业不稳定、劳动力流动率高的特点,但仍然有大量从业者长期留存于各 类新就业形态中,其原因值得探究。研究以外卖骑手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外卖骑手的就业留 存原因及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影响外卖骑手就业留存的因素包括个人情况、工作现状、压力来源、薪酬 满意度、平台满意度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归纳了就业留存意愿最高的 4 类群体,包括家庭生活压力较大的专 职群体、有丰富经验的兼职群体、家庭生活压力小且缺乏经验的青年从业群体,以及在其他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不足而被迫选择成为骑手的群体,并对每类群体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认为,劳动者选择新就业形态受 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劳动者综合了多种因素后的理性选择。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劳动法治理:方式、原理与法律规则

      2022, 36(5):64-73.

      摘要 (29) HTML (0) PDF 1.45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可能致使劳动关系的履行发生障碍,劳动者不能提供劳动给付或 者用人单位无法受领劳动给付。劳动给付在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期间以无需履行、继续履行、无法履行三种形式 存在。研究认为,劳动法应当对接突发事件应对的相关法律,通过假期、变更履行、风险负担等方式对接疫情 防控措施,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综合应急治理机制。假期适用于隔离治疗、法定隔离措施、延长的春节假期等情 形,其法理基础是无需履行,劳动法应设置防疫隔离假,建立防疫隔离假的补偿机制。变更履行分为全部继续 履行和部分继续履行。全部继续履行适用于居家自我隔离、交通管制、限制人员流动、停课等疫情防控措施, 全部继续履行的法理基础是一时不能履行,劳动法应建立补充履行的法律规则。部分继续履行适用于用人单位 受疫情影响而经营困难的情形,其法理基础是难以履行,劳动法应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并在失业保险中建立缩 短工时工资补贴制度。风险负担适用于停工,其法理基础是永久不能履行,劳动法应完善停工期间的法律规则, 建立停工期的社会补偿机制。

    • 隔代照料问题研究述评与政策思考 ——基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

      2022, 36(5):74-80.

      摘要 (70) HTML (0) PDF 1.31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老年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家庭内部的隔代照料是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可对推动女 性就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但隔代照料也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 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外隔代照料家庭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社会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隔代照料支持政策的 发展思路。研究认为,应将隔代照料支持政策纳入各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政 策。未来应进一步分析老年隔代照料的经济价值,统筹考量其经济成本,多学科细化分析其社会性价值与成本, 强化老年隔代照料的政策研究。

    • 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就业面临的重大机遇、 主要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2, 36(5):81-88.

      摘要 (35) HTML (0) PDF 1.28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逆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新冠肺炎疫 情不断加大产业链供应链传导压力。研究认为,在全新发展形势下,制造业就业面临着产业链延伸不断衍生新 岗位新职业、传统制造业转型推动劳动者转岗提质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助力提升就业能力的重大机遇;同时, 也面临着国际间在智能制造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关键核心链条技术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以及数字经济过度服务 化加大就业风险等主要挑战。为更好适应变化的新形势,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供给 体系建设,把握区域经济合作机遇,提升制造业领域人才竞争力,强化内外循环全产业链协同,推动人才要素 实现有序流动。

    • 中国工会双重角色协调机制研究

      2022, 36(5):89-99.

      摘要 (45) HTML (0) PDF 1.30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工会“维权”和“维稳”的双重角色性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本研究首先 探究了中国工会双重角色的理论发展脉络,然后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劳资双方的利益进行类型化梳理,构 建中国工会组织双重角色协调机制模型,最后据此提出工会双重角色“并存”和“冲突”两种运行方式下的协 调策略。研究认为:从工会理论的发展来看,中国工会双重角色属性具有正当性;以不同利益形态类型作为介 入前提,工会的双重角色具有并存和冲突两种运行方式;角色并存以总工会搭建平台、多部门联合、基层工会 组织集体协商为协调策略,角色冲突的协调机制应遵循“维稳优先”原则,并通过多主体协同解决补充冲突中 的双重角色运行顺序差异。

    • 从“中心化”到“非中心化”:劳动领域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的新思路

      2022, 36(5):100-112.

      摘要 (38) HTML (0) PDF 1.29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 21 世纪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从“中心化”向“非中心化”的发展与革新。 2015 年以前,各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举措具有对象上以劳动关系为中心、路径上依赖政府之手与非市 场性手段的特点。此种“中心化”的制度安排难以妥善处理短期成效与长期可持续性、工资普惠性与激励性、 部分群体受益与更弱势群体相对受损之间的辩证关系,存在将矛盾转移至政府的潜在风险。研究认为,在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非中心化”的设计中,需兼顾活力、耐力与定力。一方面,在共创、共享、共治原则下找准市场、 政府与劳资双方的定位;另一方面,盘活劳动力横向与纵向流动性,在落实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完善按劳分配。

    • 促进共同富裕视角下完善工资分配政策研究 ——以坚持劳动力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为前提

      2022, 36(5):113-124.

      摘要 (27) HTML (0) PDF 1.37 M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劳动力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初次分配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梳理分析我国工资分配制度政 策的现状及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工资分配领域仍待解决的 4 个突出问题,包括劳动报酬的比重在一 段时期出现下降,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居民的相比依然不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区域差距还比较大, 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需要进一步缩小。研究认为,完善劳动力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机制,要坚持改革与发 展相结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并重。研究建议:推动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实现劳动生产 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工资决定和合理调整机制。

主编:吕明涛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创刊时间:198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