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吕明涛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创刊时间:198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3, 37(1):1-11.
摘要:目前,没有工作、宅在家里“封闭自我”、精神“内向”的青年无业者已然成为日本严峻的社会问题。 本研究从日本政府为解决少子化时代青年就业问题采取的措施、青年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状况、公共和私营部门 面临的青年无业者带来的挑战等方面,探讨日本少子化时代,尤其是近年来青年劳动者的就业现状和未来面临 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但在现实中,有很多生活困窘的年轻人仍未能被就业和生活帮 扶措施覆盖,无法得到相应服务,因此政府还在寻求进一步的改善措施。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日本少子化时期的 青年就业问题,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3, 37(1):12-22.
摘要:研究过度劳动的基本目的是为制定遏制过度劳动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为此,不仅要基于医学 的视角,还需要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审视过度劳动。研究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 会历史演进中导致过度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因素和制度因素,解释过度劳动的历史演变并探讨遏制过度劳动公共 政策的着力点。研究认为,过度劳动的形成受劳动生产率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劳动者因追求效用 最大化会在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条件下选择过度劳动,公共政策的干预既无必要,也难有作为,而因制度导致的 过度劳动,公共政策才有一定的着力空间。
2023, 37(1):23-32.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而消除就业歧视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梳理就业歧视 相关文献,结合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发 现,随着社会发展就业歧视类型逐渐多样化,出现户籍、性别、年龄、健康等歧视,也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劳动者不公平感加强等危害。研究建议,我国应完善相关就业法规,维护就业者合法权益, 打造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2023, 37(1):33-41.
摘要:平台零工劳动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技术创新的产物。平台众包型数据标注劳动 是平台零工劳动的一种典型形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等因素的 综合作用使其得以规模化兴起。它具有以互联网为主要劳动工具、工作任务的碎片化和简单化、劳动的高度灵 活性和自主性、社会关系的弱化和人的原子化等特点。这种“平台 + 个人”的新型用工形式对我国已有的劳动 雇佣模式、劳动关系认定框架、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使众多数据标注零工们面临着工作和 收入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的困境。因此,需要结合其劳动特点,调整已有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引导平台企业承担主体责任,从而更好地保障平台零工的基本权益。
2023, 37(1):42-55.
摘要: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应用迅速增长,对制造业劳动关系造成冲击还是有助于改善劳 动关系治理、提供高质量就业,这是制造业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进步趋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采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构建劳动关系指标体系,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关 系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应用工业机器人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考虑内生性下,结 论依然成立;应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小,员工社会保险更完善, 劳动者就业满意度更高。
2023, 37(1):56-67.
摘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将劳动立法纳入奋斗目标之中。党领导的劳动立法在工人运动、社会 变化和时代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但早期劳动立法 对劳动关系矛盾的判断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受“左”倾影响而提出的不切实际的利益主张,在历史上 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劳动立法开启了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 立法思路愈发难以适应当前的立法需求。当前,我国劳动立法尽管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但是在百年探索的积淀 和新的历史方位的指引下,“中国特色”日益成为推动劳动立法的法治传统和精神动力。未来的劳动立法应当 适应多元化功能的需要,完善规制策略的层次性、适应性和整体性,不断促进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实践的发展。
2023, 37(1):68-80.
摘要:《民法典》的颁行对劳动法产生了极大冲击。民法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具有基础法、前置法的 地位,是劳动法的理论基础、审判依据及重要参考。劳动法是修正的民法,由关注个体利益的私法和关注国家 利益的公法融合而成。“国家管制”下的“意思自治”治理模式增强了劳动法执行国家政策与协调劳动关系的 能力,巩固了劳动法调整弱者地位、追求实质正义与公平的社会法属性,并使之成为与民法相并列又无法被替 代的法律部门。虽然劳动合同中的“意思自治”表明劳动法起源于民法,但劳动法与民法经历了“合—离—分— 立”的发展过程,民法的扩张性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化”使民法无法排斥劳动法,在现行法律体系中,作为宪 法的实施手段,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深度且良性的互动关系。
2023, 37(1):81-92.
摘要:独立学院转设作为一项重大的组织变革,会对教师的切身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认知评价理 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探讨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不确定性规避对教师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并检验感知 转设冲击的中介效应以及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发现:不确定性规避对教师工作不安全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感知转设冲击在不确定性规避和教师工作不安全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负向调节不确定性规避和感 知转设冲击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还负向调节感知转设冲击在不确定性规避和教师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中介作 用。为保障转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研究建议:学校应就转设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教师应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水平, 增强抵御外部环境冲击的能力。
2023, 37(1):93-106.
摘要:在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探究老年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全 面提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研究利用 2017 年全国流 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职业类型、单位性质、行业分布等方面考察了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并探讨了就 业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流动人口就业呈现出工作时间长、收入少、层次低、环境差等特点;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指数低于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且群体内部存在差异;教育经历增加、社会参与增多和非 农户籍会对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且对受雇和自雇老年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研 究建议:要完善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对从业老年流动人口进行“扶智”“赋能”和“扶助”,从而改善 老年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提高其就业质量。
2023, 37(1):107-114.
摘要:加强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民心向背,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成长成才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在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劳动教育体现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关系。研究认为,当前劳动教育存在家庭教育错位、 学校教育缺位、社会教育低位等方面的掣肘,其内在原因是未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辩证统一关系。研究建议:从构建共同体劳动教育理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劳动实践育人功能等方 面着手,切实推进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3, 37(1):115-124.
摘要:探究高校劳动育人效果、影响因素,有助于精准把握高校劳动教育方向、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基于天津市 19 所高校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高校劳动教育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劳动认知是劳动教育的初始动 力源,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是劳动育人的关键要素,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和劳动素养影响劳动育人成效,劳动实 践基地和劳动教育制度对于劳动育人缺一不可,考核评价是劳动教育实效的保障手段,校园劳动文化对劳动育 人效果也有重要影响。研究建议:新阶段劳动育人需要强化个体内驱力、高校自组织力、支持保障力,将“学 中干”“干中学”相结合,深化劳动教育认知,加快专业师资培养,推动多元融合性劳动教育,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创建特色劳动主题校园文化。
主编:吕明涛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237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60/D
创刊时间:1987年
出版周期:双月刊